等价类: 根据需求的描述,将输入(或输出)分成若干个等价类,从每一个等价类中挑选一个数据作为代表代替整个等价类去执行 等价类分为两种: 1)有效等价类:对于程序业务逻辑来说,正确的数据,如年龄只能输入0-100之间,50 2)无效等价类:对于程序业务来说,错误的数据或不符合业务逻辑规则的数据,如年龄只能输入0-100之间 ,-10 10a 130 用等价类做测试的好处:解决穷举测试的问题 穷举测试:开发了一个加法器,进行测试,测试不完,1+无穷,2+无穷 等价类划分的原则:如果规定了输入值的范围(闭区间),可以分为一个有效等价类,两个无效的等价类年龄只能输入0-120之间,有效等价类46无效等价类 -200 128 如果输入是布尔表达式,可以分为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,而且程序对不同输入值做不同的处理,则每个允许的输入值是一个有效的等价类,此外还有一个无效的等价类(任意一个不允许的输入值)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循的规则,可以划分出一个有效的等价类(符合规则)和若干个无效的等价类(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) 等价类设计用例的步骤: 1)熟悉需求 划分等价类(有效的,无效的) 2)从划分的等价类中都取一个数据作为代表进行用例设计即可 边界值法: 边界值法属于等价类这种方法,是否等价类中的特殊情况,一般等价类和边界值结合一起用,这种方法的诞生主要原因是:开发人员更容易在程序边界上出现问题。 上点、内点、离点 上点:边界上的点,如[0,120]==上点就是0,120 内点:边界内的任意一点,如[0,120]==内点66,77,88,58 离点:如果是闭区间,离点就是区间外离上点最近的一点,如[0,120]==离点 -1 121 如果是开区间,离点就是区间内离上点最近的点,如(0,120)==离点 1 119 边界值设置用例的步骤: 1)根据需求,找出输入的边界 2)根据边界确定上点、内点、离点 3)分别用上点、内点、离点的值设计测试用例 注意:在平时使用的时候一般结合等价类一起使用 如[0,120]使用等价类设计用例-5,66, 125 用边界值设计用例0,120,-1,121,66 结合起来:0,120,-1,121 因果图法:等价类和边界值的限制,他只能处理单个输入 或输出的测试场景的用例设计,不能解决多条件为结果的用例设计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