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价类: 根据需求的描述,将输入(或输出)分成若干个等价类,从每一个等价类中挑选一个数据作为代表,代替整个等价类去执行。
步骤:1、熟悉需求 划分等价类(有效的、无效的)
2、从划分的等价类中都取一个数据作为代表进行用例设计即可 举例:1、年龄只能输入0-120,即[0,120] 有效等价类:46 无效等价类:-5 121 2、删除的时候提示信息: 是否删除 有效等价类:是 无效等价类:否 3、注册的时候填写家庭成分:务农、工人、教师 ; 有效等价类:务农、工人、教师 无效等价类:不允许的输入值 4、输入框只能输入汉字; 有效等价类:小高 无效等价类:字母/数字/特殊字符 等 边界值: 边界值法属于等价类方法,是等价类中的特殊情况,一般 等价类和边界值结合一起用 步骤:1、根据需求,找出输入的边界 2、根据边界确定上点、内点、离点 3、分别用上点、内点、离点的值设计测试用例 举例:年龄只能输入0-120,即[0,120] 用边界值设计用例 0 , 120 , -1 , 121 , 66 因果图: 因果图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,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,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步骤:1、根据需求 找出原因和结果并进行标记 2、画因果图 3、根据需求的限制条件,优化因果图 4、设计判定表 5、根据因果图去掉判定表中不可能存在的条件组合 6、判定表的每一列就是一条用例 举例:一胖妞减肥,第一条件必须是每餐只能吃一个苹果或者一块牛肉,第二个条件必须每天锻炼1个小时,在此情况下则可以每 天减肥1斤。但如果第一个条件不满足,则出现经常晕倒情况;如果第二个条件不满足,则只能减1俩肉 第一步: c1 吃苹果 c2 吃牛肉 c3 锻炼一个小时 e1 减肥1斤 e2 晕倒 e3 减1两肉 第二步:(画因果图)
第三步:优化因果图,增加了O约束
第四步:设计判定表 有N个条件,就有2的N次方列 第五步:
第六步:设计用例 共6条用例 ①胖妞 不吃东西 不健身 晕倒的结果 ②胖妞 不吃东西,健身 晕倒的结果 ③胖妞 吃牛肉,不健身 减1两肉的结果 ④胖妞 吃牛肉,健身 减1斤肉的结果 ⑤胖妞 吃苹果,不健身 减1两肉的结果 ⑥胖妞 吃苹果,健身 减1斤肉的结果
|